徐国钧院士

作者:来源:新闻网浏览次数:312发布时间:2022-12-09


徐国钧(1922-2005年),生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,我国生药显微鉴定尤其是粉末生药学和中成药显微分析的奠基人。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
长期致力于生药鉴定、品质评价、资源开发等教学与研究工作,不断拓展生药学研究领域,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。1951年首次发表了101种“粉末生药检索表”。1956年以“灵应痧药”为突破口,率先应用显微分析技术,成功检出10种药材,开中国中成药鉴定之先河,打破了千百年来“丸散膏丹、神仙难辨”的神秘看法。1972年负责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进行研究,鉴定出茅香、高良姜等9种药材,开创了药材考古的先例。1982年完成了日方委托的海马补肾丸的显微分析,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完整科学鉴定标准的出口中成药。七十年代以来,开始对多源中药材进行全面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,“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”课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,共组织完成了110个大类药材的研究,为中药科学化、标准化、国际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,该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主编或参加编著正式出版的教学、科研专著和参考书达26部,主审或审阅出版的著作有15部,研究发表论文140余篇。编著出版的《生药学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生药学教学依赖外国教材、以外国药为主的状况。首编大型《药材学》,作为生药学界权威性著作,行销世界各国,曾数次原版翻印,对继承和发扬中药学起到重要作用。

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,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,中国药学会理事,香港中文大学《Abs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s 》国际顾问,国际中草药学会(日本)常务理事。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大会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、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、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,并获得日本岐阜药科大学特别荣誉奖、美国章美科研教学奖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,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。

1957年被确诊为颅骨外“左筛窦未分化癌”,但1959年就出院返校重新走上科研岗位,他的大部分学术专著都是忍着病痛坚持完成的。与其在科研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相比,徐国钧院士以顽强的毅力带病坚持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,更彰显出他是一位值得中国药学人尊敬的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