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修本草》简介

作者:来源:新闻网浏览次数:223发布时间:2022-12-12

《新修本草》又名《唐本草》《英公本草》,唐代苏敬等23人奉敕撰于显庆四年(公元659年)。7世纪中叶,由于国家的统一,唐朝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,加之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,初唐交通和贸易的发达,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断输入,使唐代的药品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加,丰富了我国药物学的内容,因此有必要把药物知识加以总结和整理,唐朝政府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。

全书共计54卷,正文即通称《新修本草20卷,目录1卷;《药图》25卷,目录1卷;《图经》7卷。此书以《本草经集注》为基础,增补注文与新药。正文实际载药850种,较《本草经集注》新增114种。又将原草木、虫兽2类,析为草、木、禽兽、虫鱼4类,序例亦一分为二。新增注文冠以“谨案”二字,小字书于陶弘景注文之后。新增用药用黑大字书写,末注“新附”。补注内容中,以记载药物形态、产地为多,兼述药效、别名等。书中纠正陶氏谬误处甚多,为后世辨正药物基原提供依据。

   《新修本草》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。原书在宋以后渐次亡佚,现《药图》和《图经》两部分已无法考见,唯正经20卷尚有部分残存,其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。